贵州毕节防雷工程有限公司

网站搜索

行业动态

返回顶部
雷击损坏途径
发布时间:2013-12-10  |  浏览次数:
    雷击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两种形式:直接雷击(直击雷)和感应雷击(雷击电磁脉冲)。雷电防护措施的制定及安装应以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为原则,遵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相关要求,防微堵漏,减少或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直接雷击:雷击直接击在物体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称之为直接雷击。
  感应雷击: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效应和电磁感应,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称之为感应雷击,其入侵途径为:
  (1)传统避雷针的副作用产生二次感应雷击效应,雷电电流经过避雷针导地时感应到市内的传输线上。
  几十年来的通讯设备是从电子管、晶体管向集成电路过渡的。由于电子管、晶体管的耐冲击能力较强,因此二次雷击效应对电子管、晶体管通讯设备没有造成太大损害。集成化度较高的微电子设备,其耐冲击能力差受雷击更易使微电子设备受到损坏。通过对部分雷击事故的分析,发现许多雷击事故都是在避雷针接地完好的情况下发生的。分析其原因就是二次雷击效应造成的。
  (2)通过电源线、信号线或天馈线引入感应雷击 。
  通过电感性耦合(磁感应)耦合到各类传输线而破坏设备。
  电源线引入感应雷击:市区以外的移动通信基站的供电线路大多采用架空明线。试验表明,雷电频谱在几十MHZ以下频域,主要能量集中分布在工频附近。因此,雷电与市电相耦合的概率很高。
  信号线引入雷击:为了扩大信号覆盖范围,就要尽可能地增加天线架设高度(65m以上的铁塔约占50%)。这样,在提高信号覆盖范围的同时,也增加了铁塔引雷的概率。当铁塔上的避雷针引雷入地产生二次雷击效应是顺塔而下的天馈线首当其冲。可一旦二次雷击效应以信号方式进入馈线时,收发信号设备端口损坏也就在所难免了 .
  (3)地电位反击引入感应雷击
  通过阻性耦合方式经数据线破坏设备。
  通过阻性耦合方式经中线及地线破坏设备。
  上述各种耦和会产生高达6000伏的瞬间电压而破坏电子设备。